基地学者应邀参加咸宁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方案座谈会

郭松
5月16日上午,基地学术学者唐鸣教授陈荣卓教授及三位基地研究人员应邀赴咸宁市民政局参加咸宁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方案座谈会。

5月16日上午,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唐鸣教授、基地主任陈荣卓教授应咸宁市民政局邀请参加咸宁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方案座谈会。基地研究人员刘亚楠、李梦兰、郭松随行。咸宁市民政局陈红卫局长、黄志敏副局长、基层政权科阮先强科长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参会。

▲会议现场

会上,陈红卫局长首先对唐鸣教授和陈荣卓教授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两位教授一直以来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和指导表示感谢。紧接着,陈局长围绕咸宁市城乡社区和行政村的基数,就整体建设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结合咸宁市提出实施的“咸嘉生态城镇带建设规划”以及即将实施的“一山(幕阜山)两湖(梓山湖、西凉湖)建设规划”,对咸宁市下一步城乡社区建设的框架性设想进行了说明,并表示咸宁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城乡社区和基层政权建设工作,此次申报国家级实验区为新时代下咸宁民政工作开拓新局面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陈红卫局长介绍社区建设工作

唐鸣教授指出,咸宁市从市级层面申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是极具开创性的工作,一方面是为百姓谋福利,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整体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宝贵经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他强调,作为一项治理实验工作,在制定实验方案的时候可以适当大胆一些,允许试错,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立足咸宁实际,突出咸宁特色,通过探索不同区县的特色实验主题形成具有统筹性和全局性的市级主题。

▲唐鸣教授点评方案

随后,黄志敏副局长就推进咸宁市城乡社区建设的市级统筹机制问题进行了重点说明。基层政权科阮先强科长就咸宁市民政局关于新修改的实验区建设方案做了简要介绍,他表示目前实验区申报和建设的主要困难在于咸宁市城乡社区的基础比较差,先天不足导致短板较多,下一步将在具体措施上进行大力完善,确保实验区建设方案更接咸宁地气。

▲陈荣卓教授点评方案

陈荣卓教授围绕现有方案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点评和分析,认为现有方案已经初步成型,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以提升实操性,并彰显咸宁特色。一方面是要明确咸宁市关于城乡社区建设的整体基础,强化现有方案的咸宁底色,通过整合咸宁资源以便进一步推进分类建设方案;另一方面,考虑到现有建设方案更多是框架性的,因此在具体措施上还需要补充并提升可操作化程度,同时,可将一线实务工作者总结的地方实践经验和具体做法也纳入到方案中去。

据悉,咸宁市部分县市区也在同步推进省级实验区的申报和建设工作。陈荣卓教授建议将省级实验区和国家级实验区建设充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实验方案。会议还围绕智慧社区、统筹推进机制等重点内容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社区范围内的基本事务必须全面统筹起来,实现城乡社区治理机制的全面联动。

标 签
基地学者应邀参加咸宁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方案座谈会
责任编辑: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