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成员赴合肥市庐阳区调研农村社区多元主体共治格局建设

马豪豪
2018年10月16日至19日,由基地博士陈鹏、张改琴和硕士马豪豪、刘珊一行四人组成的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资料收集、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合肥市庐阳区农村社区多元主体共治格局建设情况展开调研。

2018年10月16日至19日,由基地博士陈鹏、张改琴和硕士马豪豪、刘珊一行四人组成的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资料收集、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合肥市庐阳区农村社区多元主体共治格局建设情况展开调研。

16日下午,调研组赴庐阳区三十岗乡开展调研。在三十岗乡乡政府,调研组与庐阳区民政局基政科科长黄玉茹、三十岗乡社会事务办主任郭曼莉、文旅办主任刘和明、土地所所长崔坤、文明办主任闻晓胜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调研组初步了解了三十岗乡的一些情况。由于三十岗乡处于水库边缘,是水源保护地,因此只能走发展生态产业与生态旅游业的道路。由此催生了崔岗村“音乐小镇”、“艺术家村”以及东瞿村的“东瞿美食街”等特色村庄的治理模式。这些模式体现了农村社区治理的多元化,除党和政府外,精英、村民、企业等主体都参与到了社区治理过程中,推动了多元主体共治格局的建设。

▲调研组与庐阳区、三十岗乡干部座谈会现场

17日,调研组一行分别在三十岗乡的东瞿村、汪堰村以及崔岗艺术家村开展调研,并与各村书记进行了座谈。通过座谈,调研组了解到了几个村庄的基本概况与多元共治格局建设情况。东瞿村美食街的发展孕育出了东瞿村美食餐饮协会,作为多元共治主体之一的社会组织,在推动农村社区多元共治格局建设过程中有重要意义。汪堰村有三家企业入驻,改善了当地的就业状况,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在治理过程中,企业负责运营与管理村中项目,村委会负责协调村民与企业矛盾,形成了一种共治局面。崔岗艺术家村,艺术气息浓厚,具有欧式建筑风,一草一木皆让人流连忘返。村民与艺术家和谐共生,共同参与村庄的治理。此外为全面了解三十岗乡的发展现状,调研组与三十岗乡人大主席袁捍东进行了深入交流,袁主席多角度剖析了三十岗乡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旅游发展情况,并介绍了三十岗乡“东瞿美食村式”、“艺术崔岗式”、“音乐小镇式”三种治理模式,并对未来建立三十岗乡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规划进行了简要介绍。

▲调研组在崔岗艺术村调研

18日,调研组一行在庐阳区大杨镇开展调研。调研组分别参观调研了夹塘社区、五里拐社区、高桥社区以及照山社区。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着重了解了社工的基本情况、工作内容、社会组织孵化器等基本情况。调研组发现由于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水源保护地的特殊性,这几个社区的人员组成除流动人口外,大部分是拆迁、回迁人员以及村转居人员,而且社区的社工都由庐阳区的两个社会组织孵化器进行训练与派遣而来。

▲调研组在大杨镇调研

19日上午,调研组赴庐阳区社会组织创新园开展调研。庐阳区社会组织创新园经理高志强引导调研组进行了参观,并介绍了庐阳区社会组织创新园的基本情况、“五FU”的创新社会组织孵化流程、方式以及主管加督导的社工培训机制。随后,调研组就这些问题与高志强经理进行了座谈。

▲调研组在庐阳区社会组织创新园调研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走访和座谈交流,基地成员积累了丰富的调研经验,学会了各类调研方法的运用,同时也对合肥市庐阳区农村社区多元主体共治格局建设有了进一步了解。

标 签
基地成员赴合肥市庐阳区调研农村社区多元主体共治格局建设
责任编辑: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