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4日—6日,基地博士刘亚楠受江海区民政局邀请参加其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中期自评工作。自评工作组主要有江海区政府办、区组织部、区宣传委部(文明办)、区政法委、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等单位抽调工作人员组成。本次自评验收工作主要通过听取村(居)汇报、村(居)自评问询、查阅资料、实地检查、评估组打分等方式进行。
4日自评组先后走访了江南街道仁美社区、江翠社区、富横社区、北湾社区。该街道四个试点社区均为城市社区,按照城乡统筹规划的原则,江海区在推进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试点过程中,同步推进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试点工作。其中,在城市社区原有组织架构基础上成立议事委员会与志愿服务委员会是江南街道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一大特色。此外仁美社区在党建特色服务项目-“七彩桥”、“片区微自治”居民自管物业等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成效。江翠社区所进行的“1+2+N”探索,是该街道议事委员会与志愿委员会创新的先行者,楼长制在推动社区居民自治方面也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富横社区与北湾社区则注重发挥原行政村范围内经济社的利益纽带作用,在社区矛盾纠纷调解、片区环境整治、硬件改善等方面有效推动了片区居民自治。
新华村
5日自评组先后前往礼乐街道英南村、丰盛村、向东村和新华村开展验收自评工作。其中,礼乐街道成立了全区首家社会组织联合会,进行“联创善治”探索。四个试点村则在推动乡村“三清三拆三整治”、探索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建设、推动社区硬件服务设施提档升级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6日自评组对外海街道沙津横社区、直冲村、麻三村、金溪社区分别开展自评验收。其中,沙津横社区结合社区停车难问题,制定了社区积分管理制度,并将在两个片区率先试点。直冲村在村组联动自治方面,充分发挥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的作用,各项重大决策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同时确保社区重大决策宣传到户到人。麻三村以“一碗长者饭,温暖老人心”为宗旨,将有着200多年建筑历史的“睡翁李公祠”改造为长者饭堂,通过政府和村委补贴、企业让利、慈善支持、党群联手、妇工+社工+义工“三工”协调的模式进行运营,面向符合条件的户籍老人提供午、晚餐服务,并为独居、孤寡及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金溪社区以积分管理制度为抓手,将环境卫生整治、“四最美”评选活动进行了有效结合,同时对整个社区公共环境、公共设施改造进行了整体规划。
据悉,民政部第一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同时为确保在整个实验期内各地实验工作有效推进,民政部通过建立全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联系指导制度、专家组中期评估、终期验收评估等方式对各地实验区工作进行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