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至5日,这是基地博士李梦兰在重庆驻点协助工作的第九周。本周主要是前往江西省共青城、婺源考察学习当地农村社区治理的先进做法和实践经验。7月3日至5日,调研组一行在区民政局副局长叶忠华的带队下,同西彭镇镇长陈航、铜罐驿镇副镇长彭小军、金凤镇社会事务办主任秦绪梅、陶家镇社会事务办副主任曹礼平以及局政权科科长邵枫麓、张威、黄剑韬等一行9人在江西考察学习。
▲江益村文化馆和村史馆
7月4日,调研组一行在江西省九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共青城市民政局局长等人的陪同下,先后前往共青城市江益镇江益村、甘露镇双塘村实地考察。共青城市在2017年底也入选民政部首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其实验主题是以“群众参与、共建共享”为出发点,加快推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江益村和双塘村均作为试点村在打造。江益村走的是秀美乡村建设之路,它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引进旅游公司,大力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村委会负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司负责产业发展;同时,村“两委”积极动员乡贤加入到乡贤之家中来,借助其力量,发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再者,强化村庄规划管理,突出整治农村垃圾污染、生活污水和乱搭乱建,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善,村民的生活舒适感大大提升。双塘村是共青城市建设工业新区的主战场,全村80%以上的土地全部被征用,村民主要靠务工和自主创业为生。双塘村推行“12345”模式,即强化一个堡垒、突出两个服务、推进“三联”活动、构建“四会”体系、实现五个引领。
▲江益村开心农场
随后,调研组一行在双塘村召开了座谈会。会上,共青城市民政局局长张方元作了“共青城市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阶段性工作汇报”,尤其是对“12345”新模式和“乡贤联合会”这一社会组织作了详细介绍,他强调“乡贤联合会”是带有国字头的社会组织,是在党的领导下的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乡贤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建言献策、示范引领、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他们进一步激发村民自治活力,营造“村事民议,村事民治”的良好氛围。叶忠华副局长听完汇报总结了五点:一是共青城市的农村社区治理体现了新的发展理念,同时也形成了“12345”工作法;二是统筹了城乡发展,不是单纯地谈农村社区治理,而是辐射到了整个共青城;三是在充分发挥自治主体的作用上,有了抓手,有了成效;四是用文化引领乡村治理,乡村文化气息浓厚;五是体现了党建引领的作用,在党建引领之下,充分展现了群众参与自治的动员能力。我想,“乡贤会”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如何吸纳乡贤加入,如何使他们的工作常态化,如何使他们发挥的作用具有持续性”等问题。
▲调研组一行在双塘村召开座谈会
7月5日,调研组一行在上饶市民政局、婺源县民政局领导的陪同下,实地考察走访了婺源县赋春镇游汀村、镇头镇冷水亭村。婺源县以党建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德治”为主线,建设最美乡村。自治方面,实行村规民约制度化。各村的村规民约都是在广泛征集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而成,做到依法制定、符合村情、条文易懂,充分体现村民的利益和意志。真正由村民共同制定的村规民约实行起来才更具有认同感和可约束性。德治方面,利用“微家训”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充分挖掘婺源“书乡”文化,发扬婺源《朱子家训》治家优良传统,搭建传统文化微平台,示范带动百姓家风建设。村民自主选择自家家风家训,然后由村委会统一制作发放挂牌。法治方面,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社区治理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长期工程”,严防严打,同时,定期开展系列普法活动。婺源县乡村治理“三治”并举,特别是在德治文化的熏陶下,村庄一片和谐、环境优美、村容整洁,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冷水亭村村规民约
▲游汀村村史馆内景
▲游汀村村容村貌
▲冷水亭村村容村貌
此次考察学习收获颇丰。不同地区的农村社区治理饱含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会因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那么如何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借鉴他地的典型经验,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