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博士驻点协助秭归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四)

张改琴
6月17日至6月21日是基地博士张改琴驻点秭归协助工作的第四周。本周在修改提炼材料的同时去实地调研“幸福村落”的运行。

6月17日至6月21日是基地博士张改琴驻点秭归协助工作的第四周。本周在修改提炼材料的同时去实地调研“幸福村落”的运行。

17日,跟随县民政局志愿服务队韩股长与县一中志愿服务队一行20余人在小太阳幼儿园开展“心手相牵、健康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通过游戏、调色、分享等环节为36名留守儿童提供关怀服务,在志愿者的帮助、陪伴下指导儿童给陶瓷玩偶上色。此次项目的开展是在阳光社工机构的主导下进行。

▲活动现场

18日-19日,驻点博士张改琴修改浓缩秭归县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典型材料以及少数优秀村规民约和社区工作法。秭归县作为全省乡镇服务能力建设的试点,从文件出台、明确职能、优化机制、创新方式、加强保障等方面大力推进,加快构建乡镇服务体系,提升乡镇公共服务能力。

20日,基地主任陈荣卓教授、宜昌市民政局副局长董菊、基政科科长杜天柏、基地硕士吴琪组成的调研组一行在县委副书记徐本禹、民政局局长张俊峰、党组成员、工会主席李林修等的陪同下相继参观调研九畹溪镇周坪村、槐树坪村、中阳坪村以及杨林桥镇响水洞村的“幸福村落”建设。周坪村以环境治理机制和道路管护机制为抓手在村落实现村民共治共享。在理事长的组织下通过村落村民的协商讨论将道路、卫生都划片区分段,责任具体到人,以评比公示奖励等形式激励村民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感。槐树坪村近年来在政府部门帮扶下村民齐心协力修建水塔,解决了一直困扰老百姓多年的吃水难问题,为保护水资源,保障饮水安全,各村落探索建立管水用水机制。在秭归,为保护水资源,全县提倡节约用水,各村落结合实情组织村民制定适宜的管水用水机制,情况不一,机制不一。同时槐树坪村通过“以奖代补”激励村民美化村落、建设庭院,打造文明和谐的“幸福村落”。中阳坪村通过“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平台,开展公益项目众筹,用于基础设施修建和公益事业管护。

▲调研组一行参观周坪村
▲槐树坪村党群服务中心

在槐树坪村会议室,调研组就村落理事会的合理运行和标准运行进行探讨,同时提出村落理事会的存在是否会增加行政成本?是否会增加治理层级?以及“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如何使用等疑问。对此,地方干部就本地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县民政局张局长、李主席围绕县级层面村落理事会以及“两长八员”的运行制度及其发展进行补充解释。陈荣卓教授强调村落理事会要强化标准化运行,在明确村落理事会的公益社会组织的性质基础上梳理村落理事会的事项清单,根据村落理事会的事项清单探讨建立可操作可复制的标准化机制。

▲调研组正在探讨

在杨林桥镇响水洞村,调研组一行走访第八村落资深理事长王太成家,自杨林桥镇开始成立理事会就开始担任理事长,现已为村民服务多年。调研组具体围绕村落现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以及长效运行等方面与理事长交流座谈。据悉,杨林桥镇作为农村社区的发源地,其治理发展模式区别其他乡镇。早在21世纪初,杨林桥镇因“凤凰岭事件”激发乡镇领导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提出划小村级管理单位,撤销村民小组、改建社区的工作设想。并在白鹤洞村开展村民小组改建社区试点,在全镇实施。由此初步建立“村委会-社区理事会-互助组-农户”的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组织机构,社区理事会是负责社区日常管理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此农村社区非彼农村社区,其性质和范围都存在本质区别。目前,杨林桥镇已将社区转化为村落,继续开展村落自治。

▲与理事长座谈

随后驻点博士张改琴跟随县民政局张局长、工会主席李主席走访杨林桥镇天鹅村、调研杨林桥镇公共服务建设等。与乡镇、村干部交流“三留守”服务状况、乡镇公共服务建设中特色做法与实施困境等等。目前为完善全县“留守老人”关爱保护工作服务体系,县民政局联合各乡镇民政办成立专班,对各乡镇“养老服务”进行检查督导,并加强各乡镇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

▲交流乡镇服务能力建设
标 签
基地博士驻点协助秭归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四)
责任编辑: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