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门禁、高清视频摄像头、人证合一、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这些高科技设备集中在一个小区里是什么样场景?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志强北园小区以全国首个“5G+AIoT(智能物联网)新型智慧社区”的身份正式亮相。自试点5G网络部署以来,经过半年多的建设,在这个以5G网络为基础、搭载各种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社区里, 居民生活更安全,社区治理更便捷,多项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老旧小区变身“智能小区”
志强北园小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小区老旧,设施和服务都明显跟不上,但此次5G智慧社区的试点建设却让老小区到处彰显着科技的魅力。
自去年起,志强北园小区开始在每个居民楼栋安装人脸识别智慧门禁系统。目前,小区51个单元门已全部安装完成,共采集2800多位小区居民的信息。如今,居民不仅可以通过门禁卡、手机卡开门,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实现无感通行。“我今年60岁了,之前做梦也没有想过现在还能‘刷脸’进门,不用拿门禁卡,一米外,智能感应设备就能扫描我的个人信息,直接拉开门进去,不用等待,切实感受到了5G带来的生活便利。”小区居民林大爷说。
智慧门禁系统还方便社区随时监测空巢老人的情况。小区7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超过24小时没有出门,系统就会自动拨打电话,让老人做平安确认,如果没有确认,社区工作人员就会上门走访,确认老人的安危。李大爷告诉记者,楼门前不仅有人脸识别设备,还有高清摄像设备,更让他感受颇深的还有智能垃圾桶。
志强北园社区的垃圾桶也借助5G网络实现智能应用。在垃圾桶盖上边有一个黑色的盒子是智能传感器。当垃圾桶内的垃圾储量达到一定数值后,智能传感器就会立即通过5G信号,快速传递到社区,负责垃圾清运的人员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垃圾清运,确保垃圾不外溢,环境不被污染。
智能机器人办理业务效率大增
志强北园社区居委会设有两台智能机器人设备,政务机器人可以实现300多项政务业务的办理,警务机器人可以实现约113项警务业务的办理。
据介绍,智能机器人可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工作咨询、引导和办理服务,
“丢失了身份证如何补办”“想生二孩需要准备什么手续”,智能机器人能帮助居民掌握办事程序和需要的材料,不仅能提供一老一小社保登记与办理、计生政策咨询、老年卡办理咨询等服务,还通过与基层派出所的联动,将居民户政与身份证办理的咨询业务前置到社区居委会,更便于老年居民足不出户实现咨询。
目前,志强北园新型智慧社区还实现了电动自行车防盗、无线烟感报警、井盖移动水位智能监测等功能,尤其是通过5G+ 微波干路全部无线的模式,为城市中老旧社区的快速部署网络和系统提供新方法,也有利于减少反复开挖道路、社区管线蜘蛛网的常态化问题。
在智慧养老服务方面,志强北园小区设有养老驿站,可为社区老人提供体检、照护、代办等服务,驿站还为社区老人佩戴了智能手环穿戴设备。子女也可以下载手机App,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
今年海淀将建40个智慧化社区试点
北京市海淀区新型“智慧社区”是在新形势下探索的一种集社区公共安全、公共治理、公共服务为一体的新模式。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以“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运行社会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规范化”为建设思路,以统筹各类服务资源为切入点,以满足社区各组织、居民、基层政府需求为落脚点,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努力构建的智能社区。
据海淀区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副主任介绍,今年海淀将在全区40个社区开展智慧化建设试点,通过综合利用智能门禁、人脸识别摄像机等高科技设备,对门禁、消防系统、电梯运行等18个场景进行智能检测和异常情景报警。海淀区的智慧社区建设分为标准版、中级版和高级版三种,其中,标准版至少实现7个智慧场景,中级版至少实现12个智慧场景,高级版实现18个智慧场景。目前已经改造完成的志强北园小区属于标准版智慧社区。
《中国社区报》2019年7月15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