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 上述一首《洞仙歌·雪云散尽》,系宋代东平词人李元膺的一首咏春之作,意在提醒人们探春须及早,无遗后时之悔。
是的,韶光宝贵,春景易逝!为不负芳华,更好地为新年度的工作厚植基础、谋篇布局,继 2 月底派团队赴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调研之后, 3 月 8 日,由基地主任陈荣卓教授、副主任梁东兴研究员、陈鹏博士、王木森博士一行四人组成的团队再出武汉,赴咸宁调研交流,这场朝发暮归的紧凑行程,因“三•八”节日的特殊柔性气氛显得更加别致情深。
一大早,团队即赶到咸宁市民政局,就 2018 年咸宁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开展座谈。大家认为, 2018 年,咸宁市民政工作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增强责任担当,按照“打造四个民政、坚持一个引领、建设七个体系”的工作思路,在托底线、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而不懈努力,为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民政力量。具体而言,要站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站位高度,以理清权责职界、促进减负增效,试点智慧社区、联动智慧养老,搞活社会组织,完善社区服务等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结合目前的具体工作情况,可在理清社区工作事项清单促进减负增效、完善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政策措施、建立以社区居民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社区治理机制,以及试点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等方面多向破题筹划、创新推进。交流同时认为,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直接关系人民的获得感,影响重大。因此各项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定要勇于创造创新,以博大的爱民情怀和百倍的为民努力做好关系民政民生的各项具体事务和试点实验工作。本次交流,还就基地应邀派驻研究生前往咸宁市民政局实习观察等事项达成初步意向。
下午,团队应邀与湖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新文副院长就学术共鸣、科研孵化等开展了座谈交流。大家认为,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方兴未艾,乡村振兴战略提档升级,科社学者尤其致力于农村问题研究的各位学人将大有作为。但是科研工作无捷径可言,来不得半点虚假、要不得半点懈怠。为此,一定要注意如下三点:一是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心定心静,从仔细爬梳经典开始坚持不懈厚植理论基础,方能终成大才。二是要有民生民治心常系、爱民为民解民忧的博大情怀,从大量田野调查中获得问题意识,才能研有所为。三是要有我是团队一支点、团队是我大家庭、离开团队无支撑的使命意识、合作意识和贡献意识,在凝聚学术优长开展合作攻关、坚持多做贡献推进团队发展中放飞自己的学术梦想。
一天时间虽然短暂,但马不停蹄的压茬式调研推进,基地可谓收获满满。晚 8 点 58 分,调研团队压秒赶上最后一班咸宁至武汉的高铁,拟在忙碌一天之后赶回家庭,为夜深仍在等待的她送去迟到的节日祝福。一路高铁、地铁加公交的辛苦紧张对接,晚 22 点 28 分终达到。是夜天晴,手机显示:“空气质量良,体感温度 5 度,PM2.5:54”。有诗为记:
三月柳烟绕江城
八点多钟到咸宁
节间赴外不看景
日思夜想为民生
快马加鞭研不停
乐业敬业业方成
学海无涯勤为径
术仁心静出精品
工于实证多访听
作作有芒方向定
进德修业常自省
步步登高扬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