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1 日至 13 日,由基地主任陈荣卓教授、基地研究员颜慧娟博士和李梦兰硕士三人组成的“双村评估”第五组,在咸宁市民政局党组成员李柱清、基政科科长阮先强、科员张亚等领导的全程陪同下,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交流访谈等方式,对咸宁市嘉鱼县、崇阳县和通城县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难点村”治理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第一站:嘉鱼县
“江水抱县城,三湖连长江,水绕青山转,城在水一方”。12 月 11 日,验收组一行在嘉鱼县民政局领导的陪同下,对陆溪镇印山村和新街镇晒甲山村这两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进行检查验收。嘉鱼县基于临水而立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就此而言,其农村社区建设也得益于领导重视、有投入、有规划。

陆溪镇印山村新建村办公大楼场所基础设施齐全,集多功能为一体,有效实现了五务合一;印山村的发展离不开村里多个专业合作社、基地以及项目的支撑,目前已经吸引了一部分村民回村就业,村民生活有保障。新街镇晒家山村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站正在建设中,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特色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有项目,农民增收有主业。


第二站:崇阳县
12 月 12 日上午,验收组一行在崇阳县民政局领导的陪同下,对天城镇中津洲社区的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工作进行检查。中津洲社区是一个城乡结合部的社区,辖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以及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需求多样,基于此,社区的社团组织自主开发了“青春关爱行动,温情暖朝夕”项目,帮助弱势群体,参与解决社区问题,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实地走访完中津洲社区后,验收组一行在崇阳县民政局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崇阳县民政局局长姜青和作了“结合崇阳实际·打造精品工程——崇阳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工作汇报,姜青和局长在汇报中表示,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中,崇阳县结合实际,大力推行“二三四五”工作法,努力把农村社区建设打造成精品亮点工程。

下午,验收组一行对沙坪镇进口村、铜钟乡坳上村两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以及 2017 年肖岭乡白马村的一个“难点村”展开检查验收工作。白马村作为“难点村”虽解决了最初“经济落后,民主管理流于形式”的致难问题,但也滋生了新的问题,尤其是办公无阵地,活动无场所。沙坪镇进口村和铜钟乡坳上村的便民服务大厅都比较有特色,坳上村既是省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扶贫村,也是全乡唯一的移民村,它以“美好乡村”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村庄布局优化,同时注意保护文化古迹、优化自然风景和有价值的村落文化遗存,实现了办公、服务、旅游等多位一体。


第三站:通城县
12 月 13 日上午,验收组一行在通城县民政局领导的陪同下,对沙堆镇石冲村和马港镇界上村这两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进行检查验收。石冲村功能设置齐全,建立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涵盖医疗卫生服务站、综治工作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农业生产服务站、文体活动广场、志愿公益服务站、三留守关爱服务站等,阵地已经建立起来,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就是将各种功能服务站的效用最大化,进一步为社区村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界上村位于通城县最南端,是湘鄂两省的交界地,它的办公阵地和文化活动阵地是分开的,但距离相隔不远,目前也正在规划建设东山屋场,以“健康中国·美丽东山”为主题,打造成为辐射鄂赣湘区域,传统中医药、农林、果蔬采种和旅游观光相融合的体验式原生态农村社区屋场。


一路边走边看边思考,深刻感受到基层工作不易,三天行程虽短,但农村社区建设之路漫漫。咸宁市各地农村社区都有其亮点,也存在着不同问题,总体上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应不断补齐短板,总结经验,推广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