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村评估”十堰行:丹江口 郧西 郧阳

张昊鹏
12月2日—12月4日,由湖北省民政厅基政处调研员齐瑞新副处长、基地研究员王木森博士和张昊鹏硕士三人组成的“双村评估”第二组,对十堰市下辖的丹江口市、郧西县、郧阳区农村社区试点和“难点村”进行评估验收。

12月2日——12月4日,由湖北省民政厅基政处调研员齐瑞新副处长、基地研究员王木森博士和张昊鹏硕士三人组成的“双村评估”第二组,在十堰市民政局副局长张玉明、基政科科长张碧琴等领导的陪同下,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等方式,对十堰市下辖的丹江口市、郧西县、郧阳区农村社区试点和“难点村”进行评估验收。

▲评估组开展评估验收工作

第一站:丹江口市

12月2日上午,评估组一行从神农架林区出发,借道房县,赶赴丹江口市开展评估验收工作。山路曲折,评估组一行于中午到达丹江口市,稍事休息后,便前往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的溪沟村和油坊坪村进行“难点村”治理评估验收工作。

溪沟村作为2015年“难点村”治理回头看的村子之一,该村在民主决策以及经济发展方面曾存在很大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理,组建了新的两委班子,建立了多项制度来管理村庄日常事务;同时在上级部门的帮扶下,疏通河道,兴修水库,发展槟榔种植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体面貌有了一定改善。

油坊坪村地处山区,人多地少,居住分散,产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油坊坪村在治理过程中,通过部门领导驻村,积极制定治理方案,因地制宜发展柑橘种植业,并形成一定规模,同时开办两家柑橘打蜡厂,进行初步加工;此外该村还吸纳年轻党员进入村委领导班子,制定多项制度对村庄进行规范化管理。

之后,评估组来到丹江口市丁家营镇饶祖铺村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评估验收工作。该村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项制度资料完善;同时该村还紧密结合实际,开办新农民讲习所,紧扣时代热点,重视农民教育;发展扶贫经济,着力打造新型农村社区。

▲饶祖铺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

12月3日上午,评估组一行来到丹江口市土关垭镇土关垭村进行农村社区试点评估验收,土关垭村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注重外来人口参与,完善各项制度工作,积极推动居民参与。

▲土关垭村信息服务平台

第二站:郧西县

12月3日上午,评估组一行来到了“牛郎织女”的故乡——郧西县。在对郧西县香口乡六斗村进行验收时了解到,六斗村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成为“难点村”。在上级部门的驻村帮扶下,修建了新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通过土地流转与光伏企业开展长期合作,增加村集体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落后面貌。

下午,评估组前往郧西县安家乡十王寺村和城关镇四堰坪村、激浪河村开展评估验收工作。十王寺村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利用自身茶叶规模化种植的优势,成立茶业合作社,有效的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的增加。四堰坪村是一个城中村,村中硬件设施良好,经济基础较为扎实,村两委班子健全,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村监会制度。此外村中集体土地流转给企业,村企合作,进行特色生态农业观光,效果明显。激浪河村作为2015年度“难点村”,在治理过程中,通过与光伏企业合作,增加村集体收入,积极利用周边厂矿优势,为村民解决就业问题,在村务公开方面有所进步,致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十王寺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四堰坪村老年活动室

 

▲农业生态观光园

第三站:郧阳区

12月4日上午,评估组来到了郧阳区安阳镇小河村和李家营村。这两个村子作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村两委成员重视对于基层群众的服务和帮助,政府帮扶部门积极联系,长期驻村进行指导。

▲小河村外景

下午,评估组来到了安阳镇前湾村,该村作为2016年“难点村”治理“回头看”,通过自身发展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帮扶,不仅加强了村务公开,完善了村庄各项治理制度,而且健全各项基础设施,村庄建设氛围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此次对十堰市下辖的丹江口市、郧西县、郧阳区这三个地区的评估验收,工作组深刻体会到,农村社区建设以及难点村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省市县乡村各级的通力配合,需要各部门整合资源,注重实际、注重发展、注重创新,以硬件完善与软件创新两个方面为抓手,全面推动农村地区发展。

标 签
“双村评估”十堰行:丹江口 郧西 郧阳
责任编辑: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