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至4月21日是基地刘亚楠博士驻点指导江海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工作的第十七周。此周主要围绕江海区民政工作会议与建设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第一阶段攻坚会议协助进行准备工作。
4月16日,刘亚楠博士与区委分管领导、区民政局局长、区办公室副主任等一同前往礼乐街道,为顺利完成实验区第一阶段工作摸底调研试点村(居)工作推进情况。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据了解,广东省将“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项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这也是该区去年工作的重点之一。此次走访的三个试点村(居),有两个试点村(居)“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村容村貌与去年相比发生显著提升。其中,A村除了被选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项目的试点村之外,还被选为该市乡村振兴示范村。B村之前是整治难点村,现在已成为该区乡村环境整治示范村,全区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总结会在此召开。但C村在村容村貌方面与去年并无太大差异,工作进程较慢,据此该村社区干部表示,目前他们村环境整治的主要困难是资金短缺,整治难点是个别区域非属村集体,而是归村小组所有,不便解决。
村党建公园
通过查阅相关文件,该区要求各街道设置村(居)红黑榜作为该区“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专项行动补助资金的发放依据。其中,同一村(居)连续三次入红榜,在其他乡村振兴项目补助资金上也会给予优先安排。这种“先破后立”的行动模式,对于村(居)而言,村干部的工作能力(思想认识、灵活度、行动力)、村民的认同和配合程度、村集体经济体量,都影响着进村项目工作的完成程度。而且伴随着不同的乡村建设项目进村,“资源洼地”效应和发展的“马太效应”也会不同程度的显现。因此,对于各类试点村(居)而言,示范的重点不仅仅是结果达成,也应包括结果如何有效达成。
攻坚会议现场
4月19日,刘亚楠博士参与该区民政工作会议和建设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第一阶段攻坚会议。实验区第一阶段攻坚会议参会人员主要包括:该区建设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领导小组组长区政法委书记、成员民政分管领导、区民政局长、组织部、妇联等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3个街道、12个试点村(居)的负责人员或工作人员。此次会议主要围绕第一阶段实验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查缺补漏和倒排工期。
据了解,该区实验区第一阶段工作预计在今年6月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