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领导一行莅临我院交流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工作

程方
5 月 14 日下午,广东省江门市领导一行九人莅临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交流学习。

5 月 14 日下午,广东省江门市领导一行九人莅临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就江海区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工作进行交流学习。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唐鸣教授、基地主任陈荣卓教授及部分基地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江海区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专题座谈会。会议在老图书馆四楼模拟联合国会议室举行。

▲图为专题座谈会

江门市毗邻香港、澳门,交通便利,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而且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侨乡文化独具魅力,享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在简短的江门市江海区农村社区建设宣传片播放之后,双方就江海区如何创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展开探讨。首先,江门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江海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朱辉荣对江海区申报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的基本情况进行汇报。他指出,江海区虽然成功申报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但目前开展农村社区治理工作起点较低,实验区的建设进度与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此行希望借助专家学者的力量,精准把脉江海区农村社区治理工作,确保相关工作有序推进。随后,江门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谢鸿猷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省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表示要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的建设要求,借助专家智慧,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

▲图为江门市领导一行

唐鸣教授对谢局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基本情况。他表示,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讲话精神,进一步结合江海区的实验主题,在展开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给予精准的方案指导。陈荣卓教授指出,成功申报和入选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不仅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江海区要有信心、有勇气为广东省、为全国贡献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做好江海区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第一,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精准把握区位优势,形成独特的“江海模式”;第二,开展深度调研,进一步明确实验主题,紧扣主题,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第三,建立工作机制,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多部门协同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协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他强调,农村社区治理需要边干边学边探索边总结,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深化江海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对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四点工作方向: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加强机制建设,厘清乡村建设各主体之间的职责、权限和边界,形成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局面;三是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探索建立农村社区协商民主制度和“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四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充分挖掘民情民俗,发挥侨民纽带的作用,留住“乡愁”,打造文化共同体。

▲图为陈荣卓教授进行工作指导

据了解,江门市江海区是广东省唯一列入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的县(区)。根据《民政部关于同意将北京市房山区等 48 个单位确认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的通知》等相关要求,江海区将以“农村‘三社联动’机制建设”为实验主题,着力建设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的联动体系,努力形成可推广、可借鉴、可复制的创新经验,为加强农村社区治理顶层设计提供政策参考。

标 签
广东省江门市领导一行莅临我院交流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工作
责任编辑: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