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同步推动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实现社会治理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2017 年12 月,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常州市新北区、苏州市张家港市三地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创建一年以来,各地以实验区为载体,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准确把握深化农村改革和治理创新的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聚焦问题、突出重点,针对农村社区治理中的“四化”问题,在制度设计、体系支撑、政策创制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并在整体上呈现出了江苏农村社区治理的特色元素和基本内涵。
第一,农村社区治理的社会化效果驱动凸显。社会治理既要依靠党委和政府,又要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有效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近年来,江苏实验区发掘农村社区治理突破点,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参与、协同作用。高淳区引导13 个试点社区探索开展“适需服务”和“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着手启动首届区级公益创投,吸引社会组织落地开展专业服务。新北区将扶持和发展社会组织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点,推选13 家社会组织与29 个试点社区结对共建,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共同研究制定实验课题,分工合作推进试点工作。张家港市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跨界合作,不断开拓社区治理资金“蓄水池”,开展社区服务社会化试点工作,在杨舍镇东莱社区、锦丰镇书院社区、金港镇金都社区等8 个社区和1 家镇级孵化器开展试点,取得良好反响。
第二,农村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大幅提升。法治化的社会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突出表现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合作共治,它能促进形成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江苏实验区创建实践中,各地积极推进以法治为核心的基层治理,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农村社会治理的规范性、科学性、稳定性。高淳区制定《关于推进“自治、法治、德治”建设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全区134 个农村社区全部聘请法律顾问,充分发挥“和事佬”调解室站位一线、扎根基层的作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新北区依托村民议事会、“百姓议事堂”、“法润学堂”、“道德讲堂”等载体,广泛开展民主协商活动,依法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张家港市深化依法理顺基层政府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基层政府部门和村履职履约双向评价机制,持续开展社区减负增效,目前基层台账从262 套减少到32 套,盖章证明事项由100 多项减至23 项。
第三,农村社区治理的智能化发展迅速有力。目前,跨区域、跨行业、跨群体的社会治理需求层出不穷。社会治理应充分借助智能互联技术,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扩大参与广度,拓展参与深度。近年来,江苏省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大力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并将其作为实验区建设的内容和任务加以推动落实。高淳区创新“网格+ 网络”服务体系,加强网格化与网络化“两网”融合,密织“全时空布局、全要素汇集、全方位保障、全过程覆盖”的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新北区建立“村居综合服务一体化平台”,与“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指挥平台”互融互通、数据共享,及时向居民发布社区工作动态、活动公告、“五务公开”和办事指南等。张家港市制定《关于建立完善张家港市基层“互联网+ 政务服务”体系的工作方案》,提出“2+2G” 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重点围绕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和镇、村公共服务事项,梳理形成了首批张家港市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共涉及民政、人社、卫健、残联等8 个部门、134 个公共服务事项。
第四,农村社区治理的专业化能力有效增强。分工产生效能,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主要表现在理念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的专业化、体制机制的专业化以及方式手段的专业化等。一直以来,江苏省高度重视和健全农村社区治理服务工作激励机制,不断强化农村社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和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的有效联动,扎实推进实验区创新工作。高淳区紧扣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词,对部分试点社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专门指导,帮助其完善内部治理架构,完善股份运作机制,引导其进一步开展产业服务、公益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新北区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工作人才引育的实施办法》,明确对新北区持证社工给予一次性奖励并每月发放社工补贴,并制定了优秀社工人才招引的激励措施和奖励办法,通过人才引育、考核激励,全区社工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区持证社工735 人,每万人持证人数突破10.5。张家港市推行“全科社工”模式,推行“一窗式受理、全科式服务”,创新社区服务供给方式,发挥全国第一家县市级社区发展基金会——张家港市社区发展基金会的作用,统筹市镇两级公益创投资金、党组织为民服务资金等各类社区建设相关资金2300 余万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大力开展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践,先后获评12 个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区)、16 个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市、区)、5 个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3个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对此,我们期待,下一阶段,江苏省三地的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工作要继续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充分凭借和发挥东部地区产业、区位和经济发展的优势,做好高位规划农村社区发展、深度链接农业产业资源、优化升级农村社区治理,再下功夫探索江苏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的规律和特点,力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大局中找准江苏元素、增加江苏内涵、塑造江苏优势。
(作者系基地主任陈荣卓教授、申鲁菁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