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建设美丽社区

实验背景: 天津市和平区是天津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密集、车辆众多、旧楼区空间区域面积狭小,物业管理难度大,存在环境脏乱差、停车难、出行难等影响居民生活的急难问题,并导致居民与物业之间矛盾尖锐。

实验背景:

天津市和平区是天津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密集、车辆众多、旧楼区空间区域面积狭小,物业管理难度大,存在环境脏乱差、停车难、出行难等影响居民生活的急难问题,并导致居民与物业之间矛盾尖锐。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平区的社区建设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一方面,由于传统管理模式政府总是包揽一切,居民习惯充当公共服务的享受者,导致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无意愿、无动力;另一方面,政府、市场、社会相关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划分不明确,造成各方利益诉求产生冲突和矛盾。

实验举措:

  1.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组织居民参与共治的能力。一是大力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和“一专多能”岗位练兵活动,连续举办四届“民生杯”业务技能竞赛,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二是建立奖励激励机制,连续开展七届“双十佳”评选表彰活动,140位社区工作者获此荣誉,在社区工作者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制定出台《和平区社区工作者后续教育方法》,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学历教育、在职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
  2. 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多方主体参与共治的组织机制。和平区大力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区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按照“以需定供、有求必应”的指导思想,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支持扶植成熟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建立区级两级互动的孵化模式,针对居民需求,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逐步实现政府、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
  3. 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建立利益相关主体共治的资源支撑。推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公共服务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方式,以社区服务为中心,探索购买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公共服务的有益路径。三年来,政府和社会力量共支持130个社区公益服务项目,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居民参与共治提供制度化的资源支撑。
  4. 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优化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共治的体制环境。全面清查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加挂的机构牌子、参加的评比表彰、设立的工作台账,区分哪些是社区必须做的、哪些是需要配合做的、哪些是费随事转的,依法依归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清单,厘清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职责。同时,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将一部分社区服务剥离给社会组织承担,进一步减轻社区居民委员会负担,提高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效率。
标 签
天津市和平区: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建设美丽社区
责任编辑: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