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探索多元共治深化社区治理

进入新时代,桂城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城市、产业、人口结构都在迅速改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已不局限于物质层面。

进入新时代,桂城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城市、产业、人口结构都在迅速改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已不局限于物质层面。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脱颖而出,桂城率先在社会治理上深耕细作,不断创新,打造“近者悦,远者来”和谐共融的新都市。

  党建引领发挥社区党委“火车头”作用

  在寸土寸金的千灯湖片区,社区居委会的场地十分有限,如何为居民打造一个凝聚力强、功能完善的活动场地呢?同德社区党委成功撬动物业管理公司资源,共建了一座两层的社区活动中心,集党建宣传、书画室、舞蹈室、曲艺室、党群会议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儿童活动室于一体,并设置了免费高速WiFi。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同德社区党委正是这样的“火车头”。成立于2016年的同德社区一开始遇到不少问题:以御景苑小区为例,第一届业委会期满后,因缺失公共参与的动员与组织无法进行换届,业主拒交停车费及物业费,物业服务公司经营困难,无奈之下只好撤场,导致小区管理陷入真空状态。

  同德社区设立后,社区党委引领小区第二届业委会打造成“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业委会,让他们真正成长为“敢为、能为、善为”的小区治理骨干力量,自此小区管理和改造进入全新阶段。以业委会和小区志愿者为骨干,成立街坊志愿互助会,发挥物业两新党组织的企业参与作用,完善小区治理架构,构建“多元参与,协商共治”小区治理模式。社区以“小区改造园建”为切入点,陆续解决了小区绿化、停车规划和公共康乐设施,清理“僵尸”摩托车、小区卫生死角等问题,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御景苑小区将原业委会办公室升级为集小区党建社团自治、居民议事和业委会办公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阵地,并制作《御景苑小区治理大事记》等上墙资料。以此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增强基层党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强化社区党委的组织力,增强小区居民的凝聚力,明确小区的治理架构,完善协商机制,推进小区治理迈上了全新台阶。

  科学评估创新考评机制提升治理水平

  早在2011年,在党建引领下,桂城街道紧跟国家、省市区对社区发展的方向,提出“创建熟人社区、促进居民自治”的理念。在高楼中营造浓浓的街坊邻里情,充分发动居民参与,搭建协商议事决事的平台,提升居民的公共意识、契约意识和自治意识,由此探索出具有桂城特色的“善治”之路,并被专家学者评价为“对我国的社区治理实践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的水平,桂城今年在“创熟”工作中启动了“科学评估”,作为创建“熟人社区”重要工作支撑,是实现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从文化推动、自治深化、项目支撑、社会参与、分享共进、培训提升六方面对全年创熟工作成效进行评议。

  “通过科学评估机制,提升治理水平,引导社区向精细化精准化服务型社区发展。”桂城街道社区管理处负责人表示,目前,社区举办的文体活动较多,但不注重发展社团,部分社区仍存在活动无组织或队伍零散等情况;部分社区经验总结板块较薄弱,缺少打造服务品牌的意识。希望各社区能继续发挥治理优势及补齐治理短板,打造具有社区特色的服务品牌。

  多元共治将“创熟”延伸至农村社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经过8年沉淀,桂城“创熟”工作在“多元共治”上进行了有效探索,通过楼长制、小区综合治理、社区科学规划、社区治理精细化、社区工作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努力,构建“党建引领协商共治、公共参与”的科学完善的社区治理体系,并成功集结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楼长、党员代表、社团领袖、居民骨干等力量,一同向和谐社区发力。

  根据“创建熟人社区,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部署,桂城今年将把“创熟”经验做法由城市社区推向农村社区,“以城带乡”推动桂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融合发展的目标。

  “尤其是在‘创熟’经验中,社区党委发动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等做法,可以在农村社区推广实施。”桂城街道总工会主席、社区党工委书记张雪琴提出,以“创熟”为抓手,加强社区党委(党支部)在基层的组织力和动员力,成为社区治理的核心;形成协商共治的议事规则;让居民成为治理的主角;培育社区工作人才队伍。

注:转载自珠江日报

标 签
珠江:探索多元共治深化社区治理
责任编辑: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
关闭